当前位置: > 励志故事 > 爱心传递正能量故事


爱心传递正能量故事

时间:2023-03-01 04:01:02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点击数:30    

一路走来,“正能量”这三个字早已上升为象征着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及情感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与我们精神的一脉相承。下面是励志人生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爱心传递正能量故事,供大家参阅!

爱心传递正能量故事篇1

1月31日晚,蓝天下的至爱“慈善之夜”在东视剧场举行。晚会通过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上海各界爱心人士的慈善故事,展现了上海这座城市“有爱、有梦、有温暖”的都市情怀。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冯国勤、副市长时光辉等出席活动,并带头捐款献爱心。当晚所募集的善款将由市慈善基金会用于开展“让特困家庭过好年”项目。

晚会现场揭晓了第二届慈善箴言征集活动评选结果。十位上海德艺双馨的书法家应邀泼墨挥毫,将获奖的“十佳箴言”绘制成书法作品,把艺术与慈善有机结合在一起。

整台晚会以“心手相连,爱的梦田”为主题,讲述的一则则爱心故事让人为之动容:

20xx年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上海各界及时向灾区伸出了援手。当年,在上海打工的雅安人杨清泉,在脑溢血去世后,捐出了自己的器官,延续了另外五个人的生命,成为了雅安对上海最温暖的“回报”。而在上海,也有两个家庭演绎着“生命延续”的感人故事:戎宏之全家13人、蒋百平一家15人,他们全部签署了遗体捐赠协议。从上海帮助雅安、到雅安回报上海,从捐赠器官的雅安人、到捐赠遗体的上海人,故事《生命的延续》介绍了这样一群可敬的人。他们通过自己无私的奉献,让生命的价值得以升华。

故事《霓虹灯下的爱》带大家走近一段延续了38年的缘分。闻名天下的“南京路上好八连”,从1976年开始照顾下肢瘫痪的少年胡红根。如今,胡红根已经成了“老胡”,好八连战士照顾他的传统依然不断,老胡也始终把营地当做自己最想去的另一个“家”。从开始时胡红根叫好八连战士“叔叔”,到如今好八连战士叫胡红根“伯伯”,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军民鱼水的深厚情谊与奉献爱民的军队传统。

《来自天空的微笑》讲述了一名藏族孩子的故事。他曾在一场事故中伤了双眼,由于当地医院的错误缝合,使其右眼暂别光明,左眼视力也十分微弱。幸运的是,在上海好心人的帮助下、在上海医院的救助下,孩子的右眼目前已经有了光感,视力有望通过几次手术得以恢复,笑容再次挂满了这个已经16岁的大男孩脸上。然而,孩子的母亲却没能等到儿子重见光明的这一刻。

晚会还讲述了多个慈善故事,其中有成立了民间慈善组织“乐贤荟”、并倾心竭力救助先心病患儿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妈妈;曾受资助,现在每天省一元、每年捐365元的吴国芬阿姨;以及在过去20xx年间奔赴西部支教的2250名青年志愿者们。他们的故事看似平凡,却无一不透着爱与善的气息。晚会最后,慈善义工们手持募捐箱来到观众席,伴随着歌声,现场观众爱心涌动纷纷捐款献爱心,传递慈善正能量。

爱心传递正能量故事篇2

我已记不清到底走了多少路,扫了多少垃圾,磨破了多少双鞋子和手套。但既然进了这一行,就得干好,扫街也要扫出个样子来……”这是酒泉市肃州区环卫局清扫工倪建英在肃州区道德讲堂上的真情告白,朴实的语言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肃州区道德讲堂自去年开讲以来,每月都有相对固定的一天作为道德讲堂活动日、宣传日、实践日,通过宣传发动、发放爱心小礼品、进行道德体验等方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活动。各单位还挖掘出身边的典型人事,作为开展道德宣讲活动的鲜活教材进行宣讲。

“道德讲堂拉近了社区居民邻里距离,架起了干群沟通的新桥梁,对于提升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明显作用。”北新街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树东说。“自从道德讲堂开讲以来,每次活动日,我都早早去,这样的讲堂办得实在,特别是道德故事让人听了感到可亲可敬,又贴近居民,真正传递了正能量。”社区居民罗万鸿老人说。

作为肃州区首批建成的道德讲堂示范点,除组织道德讲堂活动外,北新街社区还组织编发了《北新街社区生活周刊》,广泛宣传文明道德知识、孝老敬亲故事。同时,建立起了劝和小组、夕阳情服务队、阳光姐妹服务组等7支志愿者队伍,为孤寡老人、弱势群体开展夕阳红小餐桌、爱心黄丝带等特色志愿活动,打造了一刻钟便民服务圈。

据了解,目前,肃州区已在乡镇、社区、机关、学校、行政村、企业建成30多所道德讲堂,有近60所道德讲堂正在筹建中,预计年内将建起覆盖各领域的道德讲堂90多所。

爱心传递正能量故事篇3

一路走来,“正能量”这三个字早已上升为象征着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及情感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与我们精神的一脉相承。鲁网特别推出正能量事迹精选,带您感受人性光辉的温暖。

生死时速,用“最美瞬间”诠释大爱

有人说,只有在最危急的时刻,在没有谎言的遮掩下,一个人的人性善恶才会被凸显得淋漓尽致。“最美”两个字始终被社会推崇,并不是因为其有浮于表面的华美,而是发自内心的品性之美、价值之美以及人性之美。生死瞬间,我们都有着不在场证明,但这并不能阻挡结局中那诠释大爱的真相。

在济南山大北路一小区内,一名三岁大的小女孩胸部被卡在二楼窗户的防盗栅栏空隙中。为了防止女孩窒息出现危险,三名男子在整个救助过程中跪在一楼的遮雨棚上,托举着孩子。当女孩脱离危险后,这三名“托举哥”已经累得几近虚脱。面对记者的采访,他们只是淡淡地表示:当时那种情况下,谁看到都会上前搭救,这种小事不值得一提。

生死100秒,济南“最美司机”宋洋的“百秒壮举”挽救了33名乘客的生命,也是他生命中“最美”的瞬间:宋洋在停下车后,不顾自身的痛苦,用尽全力按下开门键,然后才倒在驾驶席上……在那个生死抉择的瞬间,他完成了从平凡到伟大的转变,用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一车33位乘客安全了,他却走了,他救了一车人,感动了一座城。

杭州长运公司的司机吴斌被一块飞入车中的铁块刺入腹部。他临危不惧,忍痛用1分16秒缓缓靠边停车。站起来请乘客报警,并且嘱咐:“别乱跑,注意安全。”最终,24名乘客无一受伤,48岁的吴斌却伤重不治。这位“最美司机”生命最后1分16秒的视频在网上热传。一位网民评论:只有当敬业成了习惯,深入骨髓,才有可能在生命的最后瞬间爆发出超出想象的能量。

全民搜索,让爱心接力传遍神州

有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一只蚂蚁觅食的时候发现了一整块面包,弱小的身体单凭自己的力量它不能搬回作为过冬的食物,于是,它赶紧回洞召集了上百只蚂蚁来帮它。有时候,大众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禀赋里,“人多力量大”似乎成了一种社会公理,少一点“人肉搜索”,多一些爱心传递,改“群起而攻之”为“群起为帮之”,这个社会将更加阳光明媚。

一位网友通过腾讯微博发布求助信息称,一日照女孩在网上表示要轻生,希望有认识女孩者提供帮助。为了尽快寻找到女孩,众多网友加入到求助信息传播队伍中,一场爱心接力大救援就此展开。最后,日照市公安局民警联系到女孩的家人,在家人的劝导下,女孩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这是我老叔,51岁,胃癌晚期,过不了正月了,正在用杜冷丁维持,小木匠一辈子没上过网上,我想发张照片,证明这个世界他来过。求转发。”15日大年初六,网友“击缶而歌321”通过微博发布了一条消息,不到一天的时间,网络掀起转发狂潮,上万名网友被这位孝顺的侄子感动,争相转发并祝福这对叔侄,还有好心人主动提供治疗偏方,“希望有奇迹,叔叔可以好起来,为这个侄子感动了,加油!”网友“大大的糖”说。

无偿奉献,以忘记自我践行雷锋精神

无论是献血者的大爱滂沱,还是捐物者的风雨无阻,亦或是修路人的毫不为己,他们都以忘记自我来践行着雷锋精神,续写下人间大爱与幸福。看着这一幕幕感人事迹,我们会发现,原来,这是一场永不会结束的接力赛,这一棒接力的名字,叫做奉献。

4月21日,江苏省南通市,中国好人、慈善双雄之一的“磨刀老人”吴锦泉得知四川芦山地震消息后,来到江苏省南通市红十字会捐款。老人将两年来磨刀积攒的一元硬币1714枚,五角硬币503枚,一角硬币7枚,共计1966.2元全部捐给灾区。

一位年届八旬的退休老教师,二十年坚持义务护路,告别讲台后,一把铁锹成了他手中的教鞭,条条路面就是他的讲台,整个社会便是他的教室……来自济宁梁山韩岗镇鹿吊村81岁的退休老教师刘承仁,以“愚公移山”般的精神,坚持20xx年义务修路,让当地百姓深为感动。

提起潍坊芙蓉社区的韩翕言,可谓无人不晓,这位76岁的老人之所以如此“出名”,是因为他退休后自掏腰包办墙报,为社区居民提供了长达20xx年的“精神食粮”:为了能让老年人注意到自己贴出来的保健知识,韩翕言准备了张80厘米宽、105厘米长的大白纸,将报上的养生保健信息用毛笔手抄到大白纸上,张贴在社区的宣传墙上。

类似上面的事迹还有很多很多,当读着他们的故事,这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惊喜、温暖,还有那一次次对心灵的震撼与洗涤。发现生活的每一缕阳光——愿社会上更多的人加入到鲁网正能量的传递大军中。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