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为人处世 > 与人沟通的成功之道


与人沟通的成功之道

时间:2022-10-21 05:01:01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点击数:2    

沟通并不在于我们说的话有多少,而在于被对方所理解的话有多少。以下是励志人生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与人沟通的成功之道,欢迎阅读!

与人沟通的成功之道:不要一味只讲理

“有效的宣传不是让人思考为什么需要,而是要让他们感受到他们多么的需要。”

——纳粹德国宣传部长,保罗·约瑟夫·戈培尔

还记得小学老师怎么教的吗?不要跟坏人讲道理!他们就是要做坏事,说什么都是没有用的!《我的祖国》面唱的好: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有猎枪!

某哥们博览群书,三观刚正,从人人网到微博,从微博到朋友圈,每逢热点问题都在论战第一线。然而半年来他的朋友圈很安静。最近台湾大选闹得很凶,我好奇问他:“帝吧都出征了,你咋还这么淡定?”他说:“少年,你撕多了就懂了。操控网民靠的是情绪,不是逻辑。这么多年撕X经验告诉我,网上讲理,身不由己;不和稀泥,必死无疑。”

一入网络深似海,从此理性是路人。平生只有两行泪,半为脑残半女神。任你是雄才大略,苦口婆心,伶牙俐齿,凤毛麟角,想在网上跟人家讲理,唯有死路一条。

某怪人来到孔子学生们面前问:“一年有几季?” 弟子们道:“四季of course。”此人坚称一年只有三季,双方开撕。孔子问询赶来,端详此人说:“哥!一年的确是三季,我们无知!”丝听罢满意离去。见此人远离,孔子对弟子们说:“此人是蚱蜢精,蚱蜢是过不了冬季的,它一生只有三季!你们跟他讲个毛道理!”众弟子大悟。

后人杜撰的这个孔圣人的段子告诉我们,作为一个真正成熟的个体,一根杰出的老油条,就是要懂得:给狗让路,不丢人!

事实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一切温和克制的姿态同暴虎冯河的认知的浴血奋战都将一败涂地。在大多数时候,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人的大多数交流,情绪始终是第一。哪怕他们衣冠楚楚,简历华美,英姿飒爽,温文尔雅。何况,大多数人还是那样的(往最恶心了想)。情绪之外,还有两个鸿沟,决定着很多交流注定失败

首先,认知结构。很多人不是坏人,他们只是傻X。每个人的所思所行都基于他的智力发育,教育背景,生活经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等一切精神内容的总合。每个人读的书,挨得刀,走的路,爱的人都不一样。你想跟他“说明白”“讲清楚”,需要跨越的不是语言,而是语言背后的认知水平,以及决定认知水平的智商,教育,阶层,信仰等等无数鸿沟。如果想仅仅依靠自己的思想储备对别人实现价值观同化是很难的,很多时候我们同对方吵来吵去,最后争论的是“同一个事儿”就不错了。

其次,利益关系。“揣着明白装糊涂”,是很多人应对某个事件的状态。很多人的认知水平不低于你,他也明确知道你在说什么,更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他可能认同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出于利益集团,身份局限,组织关系等因素,故意刁难耍横,胡搅蛮缠,言语不详,针锋相对。他不是不懂,而是假装不懂;他不是对立,而是偏要对立。你的障碍不是他的大脑,而是他的腰包;你的思想和语言的对手不是他的思想和语言,而是他的欲望和利益。

最后有一点要注意,就是警惕自我。对情绪,认知,利益三者的认知,不仅适用于我们沟通,吵架,互撕的对象,也适用于我们本人。你要保证你的对面是一个跟你认知结构相当,利益关系和谐,性情自控稳定的人,同时还还要保证自己在交流的过程中配得上对方的认知结构,不为利益冲突左右,可以克制住自己的情绪。

保证对方不脑残,已经很难,保证自己不脑残,难上加难。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往往自以为是,自认为自己“聪明”“博学”“公正”,责备对方“浅薄”“偏执”“愚昧”,而事实上是我们自己不能够设身处地在对方的境遇上分析和处理问题,不能够有足够的见识和能力把握和判断对方的论述,或者不能够有足够的修养和定力保证自己不被情绪左右等等。从而妄自尊大,蛮不讲理。

在所有的沟通中,我们不仅要认清对方的情绪,认知和利益等。也要时刻提醒自己,认知自己。我们多少时候为情绪控制,为认知局限,为利益羁绊。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秉承着自以为是的理智,逻辑和克制。然而,实际我们常常比我们认为脑残的人还要脑残。

这里强调一下,我们绝不否认坚守理性的意义和伸张正义的价值,我们也要看到在沟通和交锋的时候,一味“只讲理”,在理念上是不成熟的,在操作上是有风险的。

当我们再面对需要沟通的个体或者群体的时候,不妨首先内省,警惕自身智识,情绪和修养。然后立足理性,不拘泥于抽象道理和逻辑,而是通过综合协调情绪,利益和修养等多方因素,达成沟通效果。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很多人确实不需要交流,因为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进化成了人。

另外,为了给日常的沟通和交锋做好准备,我们可以一方面提升自己的智识和修养,提升未来的沟通能力,论战资格和舆论掌控水平;一方面各种进步,混的比你觉得脑残的个人或者群体好。一边用实力基础之上的更精彩绚烂的生活让他们耻于面对你,一边把更多的目光和听众吸引到你身边,他们绿着眼睛看着你传播思想,high翻全场,而他们自己却人嫌狗不咬。憋死他们。

如上,我们很多时候,真没必要“讲理”,或者说我们不仅仅要着眼于“道理”。然而,日常生活中,我们恰恰爱“讲理”。比如,批评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说:“你怎么不讲道理”;夸奖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说:“他是一个讲道理的人”;讲到某个行为规范的时候,我们会说:“老理(儿)说得好”;评定双方对错的时候,我们推崇“以理服人”。

受过良好教育,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及以上的人,在面对偏激论调或愚昧行径等个体认知破裂的时候,以及共识危机或突发事件等社会舆论风暴的时候,只爱“讲理”,倡导“理性”,“客观”,“公允”等等,他们强烈倾向并参与到社会理性捍卫和建设中来。

他们有一种责任感:教化愚昧的对方乃至开启民智是他们作为文明人的义务;他们有一种优越感:作为文明人他们有资格和能力来教化和启发眼前的傻X乃至乌合之众;他们有一种成就感:通过他们的努力和战斗,无知愚昧的对方或者民众有所进步和成长。

然而,对于责任感来说,很多时候是“自作多情”;对于优越感来说,很多时候是“自以为是”;对于成就感来说,很多时候是“自惭形秽”。当很多人耗尽全力对着他认为愚昧无知的对象耍尽十八般武艺的时候,他会惊恐的发现,他的一切努力都那么苍白无力:脑残还是那个脑残,傻X还是那帮傻X。

实际生活中,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不是用理智在交流,而是用情绪在对抗。情绪,是我们讲理的第一障碍。包括很多自认为客观公允的智识主体,并不在乎交流的内容,只在乎交流的态度。你以为他们关心你说的“好不好”,“对不对”,其实他们只关心你说话时候“乖不乖”。他们并不用逻辑和理性来判断这个世界,而是用情绪和感性来感知这个世界。

只要你没照顾到他们的情绪,你就是“偏执狂妄”,“逻辑混乱”,“言语不详”,“一派胡言”等等;只要你照顾好了他们的情绪,你都是“公正客观”,“有理有据”,“实事求是”,“掷地有声”。他们根本不在乎你的辞藻,逻辑,思维,他们只关心你再跟他们的对话中是否足够谦卑乖巧,你论述的最终立场是否跟他们和谐一致,你的最后一句话是否是“我认同你,你是对的!”

最后,以《庄子·秋水》的一段话自持和自省:“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与人沟通的成功之道:“哄人”

古人云: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意思是说,一句好听的话,会使听者暖上心头;一句不中听的话,让听者听起来,即使炎热的夏天,也会觉得几丝寒冷。

既然人们都喜欢听“暖言”,那你为何不说些让人喜欢听的话呢?看来,学会“哄人”,这绝对是一门讲话艺术。

孩子需要哄。这当然是没得说,人们把看护孩子不都叫“哄孩子”吗?“哄孩子”起码不是打骂孩子,那是表扬他,夸奖他。

家庭中,孩子不好好吃饭,如果家长打骂孩子,逼着往他嘴里塞,肯定是没有效果的。家长不妨说:“你看楼上那个小朋友,不好好吃饭。我们家的小宝宝就很乖,吃饭可听话了,吃饱了,很快就长成大个子,可懂事了。”或者说,“宝宝看电视上那个姐姐,吃饭时不用喂,自己吃,可聪明了!我们小宝宝是不是也想和姐姐一样聪明?”那就变着法地哄孩子吃饭做事,肯定效果不错。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在座位上乱嚷嚷,不听阿姨的指挥。这时候,阿姨指着一个坐姿很好的同学说:“小朋友们看,这个小同学多乖,不仅坐得正,也遵守纪律,我看是不是大家都跟他一样?”阿姨应该不失时机地接着表扬其他的小朋友,“大家看,菲菲小朋友坐好了,亮亮小同学不乱讲话了,丁丁小朋友……”不一会,教室里就会安静下来。由此可见,“哄孩子”绝对是一门学问。

老婆需要哄。曾读过一篇文章,说女人是用来哄的。把男人分为三等,把对待老婆的方式也就分三种。一等男人哄老婆,二等男人骂老婆,三等男人打老婆。

整天打老婆的,肯定不是好男人,这样的男人估计做事业也好不到哪里去。二等男人尽管不是都骂老婆,但是他在家中的地位可能会“屈尊”,挣钱不比老婆多,既没当官也没发财,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庸之人。

一等男人哄老婆。这类男人并非都是“惧内”,倒是社会上的顶尖人士,起码说他们都是成功者。他们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外处事圆滑,在家还会哄老婆。他们并非天生智商超高,而是巧妙地运用了多人的智慧,在单位有帮智多星,在家有个出谋划策的好老婆。把老婆哄好,无疑是一种智慧。

老人需要哄。家乡有种说法,把老人当孩子哄。就是说,老人一旦上了年岁,性格脾气都反常,跟孩童无异,他们希望儿孙天天陪伴他们左右才好。一旦得罪了老人,轻则他会到大街上骂自己的儿女不孝顺,让你当街出丑,你得赶紧给他说好话,哄他回家,家丑不可外扬嘛。重了,他会到有关部门去告发你不赡养老人,没尽到尊老敬老的义务,要不就打个电话给电视台来采访一下你,给你曝个光,丢人又现眼。还有时得罪了老人们,他们会和顽童一样不好好吃饭,给你来个绝食抗争。中年人的父母都过花甲,因此就得孝顺老人,不能让他们生气,还得整天哄着他。如果老人年事已高或者得了健忘症,更可怕的是生活不能自理了,那更得像哄孩子一样,哄他吃饭、穿衣、遛弯儿等等。你看,孝敬老人,不哄能行吗?

孩子需要哄,才能让他健康成长;老婆需要哄,才会有利于家庭和睦;老人需要哄,才会让他们安度晚年。当然了,学会哄人,那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智慧。

所属专题: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