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职场励志 > 那些没人舍得告诉你的职场秘籍


那些没人舍得告诉你的职场秘籍

时间:2016-03-30 12:14:28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点击数:188    

大部分人对自己工作的评价都是“还OK”、“就那样吧”。我们朝九晚五地上班,回家,和朋友聊天,然后第二天再重复这一过程。

本来这也没什么问题。

但是职场中就是有些人段数比我们高出许多。他们在30出头时就已经担任了公司行政管理级别的职位,而其他人都还在琢磨怎么一步步往上爬;他们在每天醒来后,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崭新的一天,而其他人都在床上各种拖延和不情愿;他们通过他们的工作,影响了千千万万人,而其他人只是用无意义的工作来让自己的生活显得很忙碌。

这些高段数的人,其实只是懂得了下面这些大部分人尚不了解的事实。

1.招聘启事中的职位要求是可协商的

我还记得小时候爷爷(印度人)一起去超市买东西的经历。他会仔仔细细地看过每一样东西的价格,再把它们放到篮子里。到收银台结账时,他会跟收银员讲价,让我觉得羞愧极了。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大多数时候他居然得逞了。

诺亚.卡根(AppSumo的创始人)发起过一个“咖啡挑战”。大致就是你走进一家咖啡店,点一份你想要的东西后,向收银员要10%的折扣。如果收银员有什么疑问的话,就胡乱编造一个借口就行。大多数情况下,收银员都会给你这10%的折扣。

许多我们以为是板上钉钉的事,事实上也能有周旋的余地。

比如说,我曾经申请过一个业务拓展方面的职位,要求申请人有3-5年的相关经验。而我当时还在校读书,完全达不到这样的要求。所以我想了其他方法来证明我依旧能够给这家公司创造价值。与其交上简历然后坐以待毙,我走出校门,向好几家有可能与这家公司达成合作关系单位的提出了合作提案。然后我把这些有意向合作的单位联系人介绍给了招聘经理。他们很快录用了我。

当我向Quora网站申请一个产品设计方面的职位时,我针对Quora的手机App运行了一个稳定性测试,然后提出了一些设计上的建议,把这些建议发给了产品设计总监。

Quora的产品设计总监回复了我的邮件,并邀请我去参加面试。

除了一些学术类的职业外,像是医药行业或是法律行业。大部分的职位要求其实是有商量余地的。你只要向招聘方证明你能为公司带来价值即可。那些不愿意适当改变游戏规则的人,最终可能会浪费很多年的时间与金钱来达成其实早可以实现的目标

2.“冒牌顶替症状”其实是有益的

纽约时报发布过一篇文章,来说明为什么一些特定人群能够在财务上比其他人群更加成功。也许这并不是“政治性正确”的一种表述,但事实上亚洲人比美国的大部分人群都要成功。

“美籍印度人的年收入大约是全国人均收入的两倍(大概在9万美金,而美国家庭平均收入大概在5万美金)”伊朗裔,黎巴嫩裔以及华裔美国人的收入也是名列前位。”-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最大原因来自于各族文化方面的差异。这些收入排名靠前的人群,有以下三个共同点:

·过强的自尊心,追求优越感

·缺乏安全感,或总是觉得自己不够优秀

·控制自己的冲动

想要获得一份成功、有影响力的职业,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几个要素: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达成目标,有自制力以及适当的危机感。尽情去拥抱这种“自己还不够”的感受吧。

3.所谓的“现实”其实是想象出来的

你所认为的“现实”是完全受你曾经接触过的环境所决定的。

在我还小的时候,我有一些朋友来自于收入较低也没有受过什么高等教育的家庭。当他们得知我爸爸是一名医生时,他们都发出了“哇哦!真是太厉害了!!!”的感叹,在他们看来,这是件不得了的事情。在他们的观念里,能当上医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其实,这仅仅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医生。

如果当时有人跟我说他想做一名医生,我会觉得是完全可实现的目标。那是因为我了解读医学院需要花费多少努力,我了解了这条道路背后的历程,而且我身边也有许多人成功的实现了当医生的目标。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我们认为再正常不过的事,被其他人认为是疯狂与不现实的。读个研究生?说不定某地就有一个男生,他的整个家庭中连读过大学的人都没有,那他肯定会认为读研究生是极不现实的事。想去财富500强公司工作?说不定某地就有一个女生,她的家人挣着法定最低工资,而她也会认为去500强工作的目标不可实现。想要运营一家年营业额上百万的公司?说不定哪里就有一个来自中层阶级的小孩,会觉得这个目标遥不可及。

和行业内的最强者一同工作,读他们写的书,看他们的采访,学习他们的成长历程,最终,那些看起来不切实际的梦想将会变成你的现实。

4.不要根据“平均工资”或是就业人数来选择职业

当你的目标是成为行业里的顶级时,平均工资对你来说,根本没有意义。当我听到人们说“作家赚不了多少钱”时,我只好笑了。在过去的几个月,我已经通过博文和电子简报挣到了不错的五位数收入,也帮助了上百人找到了他们心仪的工作,为自己积累了6000多名读者。

我很肯定我绝对不是唯一一个做到这样的人。

在任何行业中,那些有志成为强的人最终收获到的不仅是成功和金钱。剩下那些人,常常是为写面包屑竞争。

看看计算机工程师这一行,最优秀的编程人员会被谷歌那样的公司录用。其他那些想要趁着技术潮也赚一笔的人,学了些“X周精通编程”的网络教程,最后混得都不太好。

选自己喜欢的事,然后做到最好。其他的一切,都会来的。

5.好老板比好公司更重要

有人认为如果能在脸书或是高盛集团这样的地方找到工作,那这辈子就知足了。大错特错。找到合适的职业导师才是真正的关键。

在行业权威的身边工作,你不仅会学到海量的知识和经验,更有机会在证明自己的实力后,成为“核心集团”的一份子。

你的机会,将会比以前多得多。比如说,我曾经与纽约时报畅销作者莱米特.塞时共事过,他后来也将我推荐给他社交圈里的其他人认识。

就是通过这种方法,我后来才有机会在世界最大的几家营销公司任职。

有时这些职业导师能够避免你走许多弯路,避免你浪费多年宝贵时间与精力。不久前,我正在考虑要不要为某某工作,我的职业导师(硅谷的一位知名人士)对我说,“如果我是你的话,我不会考虑为这个人工作”。

这封邮件,也许就避免了我把未来的几个月甚至几年时光都浪费在错误的道路上了。

与正确的人共事,你便能走向越来越多的机会,公司本身并不可能给你提供这些宝贵的机会。你在这一过程中也能避开那些阻碍了许多人向前的错误。

6.如果是你期望拥有的工作经验,那适当降薪也是值得的

史丹利.庄肯米勒,是一名对冲基金经理,他曾经提过:

“如果你在刚走上职场时面临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给你一个优秀的职业导师,另一个选择是支付你一份优厚的收入,那你一定要不假思索的选择导师这个选项。这两个选择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好么。在你的学习曲线到达峰值前,根本就不需要考虑离开的问题。

对我来说,遇到优秀的职业引路人是商业运营中最有价值的事

。很多年轻人只看到眼前短期的金钱利益,而不愿意选择那个能帮助他们打好持久战的选择。”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每一个上了年纪的人都会觉得年轻人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不够有耐心。他们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例如加入一家会恶性影响朋友关系与家庭的公司),而不考虑长期的人生目标。

如果今天需要后退一步,才能迈出明天的两步,那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7.能帮你冲过第一关的,不一定能带你冲过第二关

在职业发展初期,你的专业技能是最重要的。你用Excel的熟练度、编程或是设计产品的技能都会被看成是测评你的重要指标。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专业技能会显得越来越不重要,而你在工作中与人交往的方式会日渐重要。

大部分人认为,只要技术精湛,那其他一切都好办。这是正确的,做到专业技术精湛确实很重要。但这远远不够。你需要知道如何抵消办公室政治带来的负面影响。你需要知道如何在本职工作之外给公司提供更多价值。

你需要洞察公司的需求,然后在公司还没有张嘴前,满足这个需求。

8.真正的教育在大学毕业后才开始

很多人觉得在毕业后学习就结束了,这是令人非常难过的一件事。事实上,你在课堂上学到的大部分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什么卵用。

成功人士勤于阅读,有时也许一周就能读一本书。他们听播客、参加各种会议、阅读学术论文,他们与重要人士商讨各种问题。

这是为什么他们总是在看起来毫不相关的话题上找到联系,看清大局。然后利用精准的洞察去获得更多的机会。这是为什么他们看世界的眼光与其他人不一样的原因。

9.要出头,要发言

“曝光就是杠杆!–盖瑞.范内查克”

如果你在工作上取得了什么成就,那到网上分享出来、写出来。这样能帮到和你之前一样迷茫的人们。

曝光能够建立起权威感。你的读者越多,人们就越会把你当回事。

10.别把自己成功的机会也“外包”给公司

一个极有前途的硅谷风投资本家有一次决定在咖啡店里打一个月的工。想象一下,一个无比成功的CEO在收银机后站着工作,他为客人点单然后给他们递上做好的咖啡。大部分人可能连想都不去想,更不要说去做这种没有光芒的工作。

但是他想要从内部了解这家店的运营。他想了解到物流体系、公司运营、瓶颈、缺陷、客户访问量以及其他各种信息。

无需纠结,很多人就会判断在麦当劳或是星巴克工作是没有前途的,而在一些大品牌工作才能显而易见的通往成功的道路。

事实上,工作的好坏全在于你怎么看待。

对于一个将要去学习商业运营、物流、管理策略以便将来创立一家连锁店的人,在麦当劳工作过的经验是极为宝贵的。而另一方面,让一个只想在大公司里安稳度过余生的人去学习这些东西,那么结果将会是极为糟糕的。

没有什么工作是绝对地“好”或“坏”。这都是你自己来决定的。

11.真正的赢家,从不走“正门”

艾利克斯.巴拿延说的最好。

“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把生活、商业及成功看作是一家夜总会,而夜总会一般都会有三扇门进入。

第一扇是正门,99%的人都在门外排着队,等着从这个门进去。

第二扇门是亿万富翁或是皇室人员专用的。

但是一定、总是会有人找到第三扇门!想从这扇门进入,你就得脱离排队的人群,跑下山,再爬上垃圾堆成的山头,砸上好几百次门,打破窗户,然后从厨房偷偷进去。总之是有能进去的方法。

问问比尔盖茨是如何卖出第一份软件的,或是斯皮尔伯格是如何成为好莱坞主流工作室中最年轻的导演,他们都是从这第三道门进去的。”

如果你采取的方法与其他人完全一样,那你获得的机会是不可能比别人更多的。

很多人都想得到心目中的理想工作,他们也知道有成千上万的人同他们一样想要获得这份工作。可悲的是他们最终也只是在网上递交了一份简历,然后期待这就足以使他们获得这份工作。

职场不是这样混的。

发现身边那些隐藏的很好的规则,然后在别人提出需求前就把他想要的给他。

那你就赢了。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