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励志故事 > 充满正能量的励志的小故事


充满正能量的励志的小故事

时间:2023-01-15 05:01:01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点击数:2    

有时候看些充满正能量的励志故事可以使我们获得满满的正能量哦。下面是励志人生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充满正能量的励志的小故事,供大家参阅!

充满正能量的励志的小故事:没有翅膀也能高高飞翔

1983年的一天,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一家医院,一个女婴呱呱坠地,令她的父母异常惊愕的是,女婴居然一出生就没有双臂,连见多识广的医生也无法解释这个奇怪的现象。

在父母的疼爱下,女婴一天天地长大,成为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儿。

那天,站在阳台上的女孩儿,看到与自己同龄的一群孩子正张开天使般的双臂,在阳光下欢快地奔跑着追逐翩翩起舞的蝴蝶,女孩儿十分伤感地向母亲哭诉命运的不公,竟然不肯馈赠她拥抱世界的双臂。

母亲平静地安慰她:“孩子,上帝的确有些偏心,但上帝是要送给你更多的梦想,要让你用行动去告诉人们一一即使没有翅膀,也可以高高地飞翔,就像没有修长的十指,你同样可以弹出美妙的琴声,可以写出漂亮的文章……”

“我真的能做到那些吗?”女孩儿仰起头来。

“只要你肯努力,就能做得到,只要你的梦想没有折断翅膀,你就一定能飞得很高很高。”母亲温柔的目光里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

女孩儿相信了慈爱的母亲的话,目光一遍遍地抚摸着自己那双看似普通的脚,心中暗暗地告诉自己:我有一双非凡的脚,不只是用来奔走的,还是用来飞翔的。

此后,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女孩儿开始有计划地锻炼自己双脚的柔韧性、灵活度和力量。怀揣梦想的她,克服了人们难以想象的困难,经历了谁都无法数清的失败,终于在人们的惊讶中,练出了一双异常自由灵活的脚一一她不仅可以用双脚吃饭、穿衣,轻松地实现生活的自理,还学会了用脚弹琴、写字、操作电脑……她用双脚做到了几乎是常人所能做到的一切。

女孩儿开始在人们面前自豪地展示自己非同寻常的“脚功”,起初遇到的那些异样的眼光里,渐渐地充满了钦佩。在她14岁那年,女孩儿彻底地扔掉了那副装饰性的假肢,一脸阳光地穿着无袖的上衣,走进校园、商场、街区……仿佛自己根本就不缺少什么,除了常人那样的一双臂膀。

女孩儿在继续着创造奇迹的脚步,她读书刻苦,作业写得总是一丝不苟,从小学到中学,她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老师和同学们都十分敬佩她的坚毅和自强。当她拿到亚利桑那大学的心理学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时,一家人幸福地拥抱在一起。父亲自豪地鼓励她:“孩子,你还可以做得更棒!”

“是的,我还可以做得更棒!”女孩儿自信地笑着。

为了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保持腿部的灵活性与韧性,女孩儿不仅坚持经常性的跑步,还成为碧波荡漾的泳池里的一条自由穿梭的美人鱼,还成了一家跆拳道馆里小有名气的高手……一位医生曾指着给她拍的X光照片,惊奇地喟叹:经过锻炼,她的双脚已变得异常敏捷,她的脚趾关节已像手指关节一样灵活自如。“

女孩儿的梦想还在不停地放飞着,她又走进了汽车驾驶学校。在教练员惊讶的关注中,她很快便掌握了驾车的各项技术,通过了近乎苛刻的各项考试,顺利地拿到了驾照,开始用双脚娴熟地驾车御风而行……

接下来,女孩儿要去圆自己心中埋藏已久的梦想了一一她要亲自驾驶飞机,拥抱苍穹。

曾经培养出许多飞行员的著名教练帕里什·特拉威克一看到亲自驾车来报名的女孩儿,就知道她一定会飞上蓝天的,就像一只矫健的雄鹰那样,不仅仅因为她那娴熟的驾车技术,还因为她目光中流露出的从容、淡定与果决。

果然,女孩儿在学习飞机驾驶的时候,丝毫不逊色于那些身体健全的飞行员,她一只脚操纵着控制板,另一只脚操纵着驾驶杆,滑行、拉起、升空……她冷静、沉着,每一个动作都十分准确、到位,比不少学员表现得都出色。教练帕里什·特拉威克后来回忆说:”事实证明,她是一个优秀的飞行员,她驾驶飞机时非常冷静和稳定。一旦你和她在一起呆上20分钟,你甚至就会忘掉她没有双臂的事实。她向人们展示,人可以克服所有的限制,她真是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25岁的女孩儿如愿地拿到了轻型运动飞机的私人驾照,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只用双脚驾驶飞机的合法飞行员,开创了飞行史的先例。女孩儿的名字叫做杰西卡·考克斯。

如今,杰西卡·考克斯已是美国家喻户晓的英雄,她靠双脚生活和奋斗的感人故事,给世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和精神鼓舞。

在美国数百场的演讲中,杰西卡·考克斯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的梦想有多高,你就可能飞多高。“

没错,即使你生来就没有翅膀,但你依然可以高高地飞翔,因为你心中那永不跌落的梦想,会为你生出自由翱翔的双翅,会给你传递无穷的力量,会帮助你创造无法想象的奇迹。

充满正能量的励志的小故事:苏茜,别让我失望

苏茜·佩珀丝是一个先天愚型的孩子。她19个月大时,医生对她父母说,要有别的孩子陪伴苏茜,才能改变她的状态。

于是,苏茜又有了妹妹朱迪丝。朱迪丝9个月大开始走路时,苏茜看着她东倒西歪地走过起居室,便也想模仿她。慢慢地,她竟然蹒跚着迈出了步子。

七岁时,苏茜见喜欢体操的妹妹在平衡木上表演,她也想学,这让看在眼里的妹妹也跟着着急。自懂事起,朱迪丝就一直想着帮忙姐姐,于是就劝说父亲把起居室改成了训练场,并装了一个距离地板四英寸高的平衡木,她俩一块坚持不懈地练习。

不久,朱迪丝加入了全国体操队,陆续获得各种体操比赛奖项。后来,苏茜也有了自己的机遇。1988年,14岁的苏茜参加了在利物浦举行的体操比赛,得奖而归。

几个星期后,苏茜接到了一封信。朱迪丝读给她听:“他们想让你参加明年在莱斯特市举行的全英特奥会。答应吧,苏茜。我来帮你训练。”“那就来吧!”苏茜无畏地说,在地板上来了一个侧翻跳。1989年8月,姐妹两人来到莱斯特。在那场1600名残疾人参加的体操比赛中,苏茜获得了平衡木铜牌。

然而,正当她苏茜想在平衡木项目上取得更大突破时,那年秋天,苏茜不得不动手术治疗脚部胀痛。她的患有先天性拇外翻的脚因为手术失去了平衡性,今后她再也不能参加平衡木比赛了。朱迪丝明白,若不能参加比赛,姐姐会变得自暴自弃的。于是,她又想出办法,让苏茜专攻跳马和其他体操项目。

在朱迪丝的无私帮助下,苏茜进步神速。1993年秋天,谢菲尔德室内体育馆体操比赛开始后,苏茜信心十足地步入场地。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她的动作优美自如,用侧手翻和后滚翻结合运动手倒立、腾跃和劈叉,从一个角落飞到另一个角落。接着,苏茜又熟练地用一只膝盖平衡身体,另一条腿高高地抬起在身后,双臂伸展,使表演达到了高潮。“苏茜·佩珀丝充满了活力!”解说员热情洋溢地说。

苏茜赢得了自由体操金牌、跳马银牌、高低杠铜牌。但是最令人难忘的,还是朱迪丝和苏茜在比赛结束时的联袂演出,毕竟以前还没人听说过特殊运动员和正规运动员一同表演。

“苏茜,别让我失望。”朱迪丝耳语。

“你别让我失望。”苏茜回击。

两姐妹的演出配合得天衣无缝,当她们以前滚翻转劈叉结束动作时,抬头向沉默的观众望去,却吃惊地看到了一片被泪水打湿的脸。

她们姐妹终于获得了成功

充满正能量的励志的小故事:你不知道的胡彦斌

一年,21岁的胡彦斌在“第四届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上获得了“上海地区最佳艺人奖”,并以一曲《你记得吗》获得“年度最受欢迎金曲奖”。美丽年华,好事成双,春风得意。

“叫我做音乐,我可以几天不眠不休;叫我做英语题目,一分钟就要睡着。”他说出这番令许多中学老师都要昏厥的话,也给我们展示了这个时代给予年轻人的另外一种可能。胡彦斌似乎从小就不是老师、家长眼里的好学生、好孩子,一直沉迷音乐,热衷于摆弄电脑……“不务正业”地读了许多艺术学校,后来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提前签了公司进入社会。

胡彦斌的家庭有些特殊。胡爸爸曾是海员,胡彦斌自小与父亲聚少离多,但胡彦斌的音乐启蒙正是来自父亲。当年胡爸爸借越洋工作的便利带回的邓丽君与卡朋特的卡带,自小熏陶着胡彦斌。后父亲转业,居家做服装设计,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好时光没过几年,胡爸爸突然患病去世。胡彦斌作为家中仅有的男人,毅然担起生活的重任。“我现在的目标,就是买一套新的住房,让妈妈搬出现在的居所。”他的头低垂,刘海遮掩住他一贯得意的眉目,“因为,妈妈待在现在的环境里,老是想我爸爸……”

说到这,他便说及“北上发展”的计划。去北京是唱片公司给他的建议,也是这些年来很多内地歌星的选择,更是胡彦斌自己的心愿。但几年来未成行,就是因为他放心不下已退休的妈妈。“妈妈是普通工人,过着普通的生活,家里可以讲话的那个人突然没了,她一个人寂寞。我外出宣传的时候,总是尽可能带上她。但现在看来,去北京的话,就要分隔一段时间了,毕竟妈妈年纪大,要在陌生的环境重新适应,很残忍。”听他讲出这样的话,还有谁会觉得他少不更事?所以如果你再看到舞台上蹦蹦跳跳、笑得见牙不见眼的胡彦斌,你应该不会再误会他年少轻狂了。少年得志的他,需要承受的比寻常的少年多很多。

好在胡彦斌有一颗健康积极的心,这也体现在他玩摇滚的态度中。他说:“我并不觉得摇滚需要多么愤怒激烈,我做摇滚,和那些地下音乐人不一样。我的摇滚是代表态度向上的年轻人的。”“歌里唱的就是我的生活啊,我的朋友们都很年轻,我们一起玩,谈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这些是我创作的来源。我更在乎的是一种很年轻的感觉,如果你想从我的歌曲中得到什么人生感悟、生活哲学,抱歉,我要令你失望了。”胡彦斌一边说话,手指如弹琴般在桌上叩击,这是他说话时的习惯性动作。

多年以前,20岁出头的张雨生唱着《我的未来不是梦》:“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流着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落,也不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同样,20岁出头的胡彦斌用时下最潮流的曲风,颠覆前辈赋予的形式,唱出了另外一种色彩和心境。但年轻的梦,年轻的心,多少年来又都是一模一样的赤诚。

年轻,常是犯错者的借口,但对胡彦斌来说,年轻却是成功的理由。“目前的工作很好。”他说,“但若有可能,我还是想去国外读书、进修。”

繁华场上或顺畅或坎坷地走过一些时日后,他收获良多,包括发现学识的增加对一个人的成长真的有重要影响。认识到这点对他来说,会不会是新的开始呢?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