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人生感悟 > 如果你的欲求无穷尽,那么你的心事和担忧也会无穷尽


如果你的欲求无穷尽,那么你的心事和担忧也会无穷尽

时间:2022-01-17 04:01:01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点击数:3    

一个孩子最担心的是什么?就是他心爱的玩具被人抢走;一个成人担心的是什么?就是失去现有的一切。一个人从年幼无知,到成年知之甚多,伴随着的是欲求的不断膨胀,小的时候只要一个简单的玩具就会觉得快乐、满足,大了后,金钱有了,想要地位,地位有了又想要更大的权力……如此无穷无尽。

想要的越多,拥有的越多,就害怕失去的越多,这样今天担心没了金钱,明天又怕失掉位子,后天又怕身边的女人被人抢走……这样,你没有一刻不在担惊受怕,有没有一刻不得不殚精竭虑守住这一切,生命的真正意义难道就是不停地获得和守住吗?就是在害怕得不到和害怕失去中纠结吗?就是永远没完没了的欲望烦恼吗?

当然不是,人活着是为了幸福和快乐,为此,你应该做的就是,不停地剪除心里不断长出的欲望杂草,尽可能让它长得慢点,生活中的烦恼减少些,这样才会获得相对多的快乐。

在浙江诸暨,有一个从小便开始学习佛法的人,他聪慧贯通,很快便成了远近闻名的禅师,后来又被唐肃宗封为“慧忠国师”。

有一天,肃宗问慧忠禅师说:“朕如何才能洞彻佛法?”

慧忠不紧不慢地说:“世人痴心向佛,有的人是求佛祖庇佑,获取功名;有的人是求佛祖显灵,赐予财富和福寿绵长;有的人是为了因心中有愧,求得佛祖宽恕摆脱心灵的责问,真正为了成佛而求佛的人估计没有几个。”

“那么,如何才能化身成佛呢?”肃宗赶紧问道。

“是欲望让陛下有了这种想法,生命何其珍贵,切莫将其浪费在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上,人生短短数十载,到头来不过是腐尸与白骸而已,不要求得太多,如此只是自寻烦恼。”慧忠禅师开示道。

“哦!如何能不烦恼不忧愁?”肃宗反问。

“您踩着佛的头顶走过去吧!”慧忠回答道。

“这是何意?”肃宗又问。

“不烦恼的人,看自己很清楚,即使修成了佛身,也绝对不会自认是清净佛身。只有烦恼的人才整日想摆脱烦恼。修行的过程是心地清明的过程,无法让别人替代。放弃自身的欲望,放弃一切想得到的东西,其实你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慧忠禅师说。

“可是得到整个世界又能怎么样?依然不能成佛!”肃宗继续追问。

“陛下为什么一定要成佛呢?”慧忠反问。

“因为我想像佛那样拥有无边的法力。”肃宗答道。

听到这里,慧忠禅师笑着说:“这就是您不能脱离烦恼的根源,您已经贵为天子,却依旧不能得到满足,又如何能成佛呢?欲望就像野草,疯长不止,如果不能断绝‘欲’,‘欲’会引起烦恼,痛苦以及执着。恶欲之中,觊觎他人财物者,便是贪,贪为人的根本烦恼之一。少欲,则少烦。无心则无欲,无欲则无痛。”

道理虽如此,世间能看透的却不多,所以世人大多被烦恼所困,整日忧心重重。

老子也曾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惨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贪欲历来是人性的大敌,是罪恶的根源,是灾难的祸首。

因此,要想远离烦恼忧愁,最大的秘诀就是不要纵欲,不要放任自流,而是给欲望安上一个水龙头,少了时,适当开一下,因为一点欲求没有,做人就不会有前进的动力;多了时,就适当关上,正所谓“知足常乐”。

想要的不要太多

首先,凡事不要强求,命中有时终需有,命中无时莫强求。一切都是一个缘字,因缘而得到,因缘而聚首,如若不然,那便是无缘,不要也罢。

其次,凡事讲求个度。多少才算多,多少才算少?无度必然生欲,做任何事都要首先给自己设置一个标准或者目标,不求最大、最全,但求适合即可。

第三,人生不要太圆满,留个缺口让福气流向别人,这也是很美的一件事;同时,不圆满,才允许有残缺,才能真正地放过自己,不必事事必得。

热门专题: